慢病管理服务︱互联网医疗的下一步风口
2023年,是互联网医疗企业的阵营格局日益清晰化的一年。
自从2015年刮起了“互联网+”的风,互联网医疗热被吹至风口浪尖,资本争先追逐。如今行业风口已过,互联网医疗企业的热度不降反增。
相对于传统医疗,互联网医疗的初衷是打破区域限制,缓解医疗资源的不平衡。但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即便互联网医疗带来了更方便的就医路径,质量又该如何保障?除了走向“卖药”,互联网医疗企业还有什么其他的增长路径?
互联网医疗行业是指以互联网技术为主体,连接移动医疗服务商、医疗设备制造商、互联网巨头、移动运营商、应用开发商、数据公司和保险企业等众多参与者。
互联网慢病管理平台
互联网医疗的最大卖点是就诊方便,但方便其实只是医疗服务中的最后一个需求,排在前面的因素还有专业、质量、安全。互联网平台能吸引几万、几千万,甚至上亿的用户,如何做到在医疗质量上有更好的把控力度和服务质量是目前互联网医疗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为了改善传统慢性病在防控、管理层面的问题,慢病管理互联网化成为行业趋势。
对于慢病用户来说,去医院看病是关乎生命健康的大事,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在线医疗服务,也面临无法实现医患之间的强信任。
传统慢性病防控管理市场庞大
过去几年,互联网医疗行业的进步主要集中于B端,个人互联网医疗的渗透率只有6%,远远到不了“饱和”,即便是在新冠疫情的客观助推下,受制于C端付费意愿低、消费频率低、获客成本高,TO C业务的渗透率提升也依然是长期且相对比较缓慢的。
互联网+慢病管理技术引领下的新趋势
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常见的慢性病患病率逐年增加,但线下医疗资源分配严重不均,三甲医院无法承载,使得真正的医院资源不能发挥全部力量,而互联网医疗的出现可以帮助医院分流患者,让常规性复诊和慢病管理可以通过线上完成,释放医院资源,互联网在数据分析与病人档案管理方面更是发挥了巨大优势,提高了医院的诊断范围与效率。
互联网慢病管理利用互联网或是移动互联网提供慢病管理服务,在互联网技术进步、医疗政策驱动。在慢性病患病人数不断增多而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背景下,互联网医疗+慢病管理得到飞速发展。随着我国医改的不断深入及互联网医疗的迅猛发展,尤其是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国家从顶层设计上持续释放积极信号,鼓励线上慢病管理服务。